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報道
表面上來看,中超4強在亞冠前4輪所展現(xiàn)出的水準和狀態(tài),是令人眼前一亮的。國安一路高歌猛進,申花、上港先后破日勝韓,加上恒大擊敗神戶,一度重新手握出線主動權,似乎,中超BIG4集體出線不是夢。但就在第5輪,申花、恒大、上港相繼受阻,形勢開始急轉直下。特別是珀斯同申花、悉尼戰(zhàn)上港的比賽結果,包括過程,完全不同于第一次交手之時。那么,到底是中超球隊被三天一賽所拖累苦不堪言,還是澳超“神經(jīng)刀”開始發(fā)作?很多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。
然而必須注意到的是,澳超三隊在這一輪亞冠的集體爆發(fā)。除去珀斯3比3申花、悉尼4比0上港,墨爾本也在清萊聯(lián)身上完成“破蛋”(亞冠復賽之后首次拿到積分),甚至還差一點全取3分。但在這一輪亞冠前,三支澳超球隊復賽之后的成績,可是7場全輸。請注意,不是不勝,是全輸!這本身就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(xiàn)象,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迷惑作用。
多年來,澳超球隊在亞冠上并不出彩。但至少也有過西悉尼流浪者奪冠,悉尼FC、阿德萊德聯(lián)闖入淘汰賽的壯舉??蓨A縫在復賽版亞冠和新賽季澳超之間,三家澳超球會從一開始,就對多哈之行不太感冒。否則也不會出現(xiàn)悉尼FC門將雷德馬內(nèi)請假缺賽、珀斯光榮盡遣U21新丁練兵等怪現(xiàn)象。包括在上港第一場對陣悉尼FC賽前,悉尼中場大腦卡塞雷斯還在南半球陪產(chǎn),直到比賽當天才飛抵多哈。這些比較反常的舉動,都足以說明澳超球隊還沒進入狀態(tài)。而且新賽季聯(lián)賽要在12月27日開打,從多哈回國后,得要接受14天隔離觀察。如果闖入亞冠4強,在13日之前還不能回國,別說季前備戰(zhàn)的損失無法彌補,怕是連新賽季聯(lián)賽開幕都趕不上。
因此從一開始,澳超球隊就被業(yè)內(nèi)認定“陪太子讀書”?;蚴亲鲬?zhàn)欲望不強,或是還在季前準備期,導致競技狀態(tài)未到最佳,或是體能儲備不及中日韓球隊。總而言之,一上來就是丟盔卸甲。從負上港、輸全北,到敗申花、跌蔚山,連輸7場之后,悉尼和珀斯提前從小組賽出局?,F(xiàn)在,墨爾本勝利還有一線生機。但倘若末輪不勝首爾,也將就此打道回府。這樣一來,三家澳超球隊也就可以同乘一趟航班,集體回國備戰(zhàn)新賽季。
但輸球總不能習以為常。小組賽出局,意味著進退兩難的困境得到解決?,F(xiàn)在澳超球隊不用再為可能缺席新賽季聯(lián)賽而糾結不已,一切煩惱就此煙消云散。結果卸下包袱和壓力的悉尼FC、珀斯光榮,紛紛抖擻精神,開足馬力,兩戰(zhàn)上海灘球隊連轟7彈,足以證明斗志之旺盛、精神之高漲、勇氣之強悍。而這一切,顯然是出乎兩家中超球會的預料。真是士別三日,當刮目相待矣。
而在3比3和0比4之后,人們不由產(chǎn)生一種疑問:那么,當初申花、上港皆以2比1取勝,是否真實地反映出同澳超球隊的實力對比?包括國安能夠雙殺墨爾本勝利,到底取勝的含金量能有多高?
足球場上素以勝敗而論英雄,但很多時候,并不是人人都想當英雄。這次亞冠,澳超三隊先抑后揚的表現(xiàn),其實也引申出一個十分嚴肅的話題:15支趕到多哈的東亞區(qū)參賽隊,到底有多少是奔著冠軍而來?雖然口頭上都是高喊“每戰(zhàn)必要全力爭勝”,但根據(jù)各自實際狀況的戰(zhàn)略選擇,還是切實存在的?;蛴谢驘o,或輕或重。比如蔚山現(xiàn)代,由于在K聯(lián)賽、足協(xié)杯拿到2個亞軍,亞冠,自然是為本賽季力挽狂瀾的最后一棵救命稻草。從執(zhí)意調(diào)回三名國腳趕到多哈,就體現(xiàn)出對待今年亞冠的重視程度。相比之下,全北可以允許需孫準浩、李周泳回國隔離,首爾能夠不要朱世鐘、尹鐘奎,包括“棄用”奇誠庸、高耀韓,只帶奧斯馬爾一名外援出戰(zhàn),足以說明兩隊的比賽欲望遠遜蔚山。也正因此,蔚山隊被視作是韓國4強之中最具雄心壯志的。同理,東京FC早就在三線作戰(zhàn)的選擇上,把重心放在亞冠和聯(lián)賽杯決賽,神戶和橫濱早早在J聯(lián)賽掉隊,無緣爭取好名次。所以在今年亞冠,日本三強的整體表現(xiàn)明顯優(yōu)于韓國四強,也成為中超球隊沖擊好名次的主要攔路虎。
從全局上來看,15支亞冠球隊大約有五、六家,是抱以練兵甚至欲望不強的念頭來參賽,這也是當前新冠疫情之下一種比較正常的現(xiàn)象。只是,亞冠由此有了“弱冠版”的味道,也很容易制造一種假象,特別是在中超4強乍現(xiàn)集體出線希望之時。
其實,正如國安主教練熱內(nèi)西奧所言,球隊距離亞冠決賽,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5連勝固然可喜可賀,但也必須意識到,國安所身處的E組實力平平。本身首爾FC、墨爾本勝利已經(jīng)不是韓、澳聯(lián)賽頂級強隊,又有各種客觀因素所限,遇到猛虎下山的國安,自然就是兵敗如山倒。但如果是遭遇到蔚山現(xiàn)代、橫濱水手,甚至神戶勝利船等兵強馬壯者呢?顯然淘汰賽之于國安,才意味著考驗剛剛開始。
無論如何,2020年亞冠冠軍注定是個弱冠。其實,從波斯波利斯勇奪西亞區(qū)冠軍開始,就已經(jīng)注定今年亞冠決賽,不太可能翻版當初恒大戰(zhàn)首爾、全北斗艾因那種巔峰對決。薩德、杜海勒、希拉爾等豪門因各種情況折戟,反而成就了大批球星離隊、只剩一名外援坐鎮(zhèn)的伊朗“窮”豪門創(chuàng)造神話。某種程度來說,這是特殊局勢之下堅持辦賽亞冠的一種苦痛。但我想,這種參差不齊的現(xiàn)象,恐怕也只停留在亞冠層面。倘若來年世預賽也要效仿這類賽會制,那就真是要刺刀見紅。畢竟在過去數(shù)月,從東到西,日韓伊沙,加上烏茲別克、伊拉克、卡塔爾、阿聯(lián)酋、敘利亞、黎巴嫩、約旦、巴林、這些亞洲傳統(tǒng)一、二流強隊都在瘋狂集訓,出國比賽,唯有國足、越南和大馬(馬來西亞)按兵不動。這其實也在映射亞洲足球十幾年來的一個大道理:世界杯預選賽的重要性和關注度,是要大于亞冠,包括亞洲杯。
所以,即使這個“弱冠版”亞冠花落中超,抑或中超4隊最后一輪突出重圍全部出線,中國足球界實在不可因此飄飄然,更切忌以擅長賽會制準備之名而藐視亞洲群雄,甚至在世預賽上高調(diào)“放衛(wèi)星”。本來亞冠和世預賽就不在一個維度,如今又加上“弱冠版”的前綴,參考價值也就更加有限了。